為了提升小學科學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構建高效課堂,2023年3月21日下午,康巴什區小學全體科學教師齊聚三小,觀看了內蒙古教研室組織的同頻互動教研活動。

首先市教研員蘇伊拉老師就新學期重點工作進行規劃與部署。她指出,2023年康巴什區小學科學教師在保持現有成績的基礎上,立足新起點,再攀新高峰,爭取在接下來的實驗說課比賽、教學能手賽和實驗精品課選拔中脫穎而出。
隨后全體科學老師觀看了兩個課例學習視頻,第一個課例學習視頻是由興安盟教師發展中心提供,第二個視頻是由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教研中心提供。

第一個視頻中的課例是由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科學教研員王曉潔老師帶來的,她執教的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神奇的新材料》,課堂中王老師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評價語言豐富有針對性,并且實驗探究時敢于放手,通過學生動腦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對新知的探索欲望,學生科學思維得到培養和發展。
第二個視頻中的課例是博榮中心校魏曉敏老師執教的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用浮的材料造船》。課堂上經過魏老師的引導,學生經歷了“設計—制作—測試—分析—改進”的工程實驗過程。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設計意識,發展了學生動腦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縱觀這兩節科學課,我們都發現一節好的科學課具備的共同點,就是課堂上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只有不斷的經歷探索體驗,才能真正提高科學素養。另外兩位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每次提問都能引發學生思考,每次評價及時準確,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評課活動中,幾位評課教師從教師教學理念、學生探究活動等方面對本節課例進行了準確而中肯的點評。全體科任教師聽課觀摩、交流研討,得到了成長和收獲。
教研是教師前行的羅盤,每次同頻互動教研學習對全體科學教師而言是契機、是指導、是引領,通過集中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加明確了今后的教學方向,為今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